核心提示: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开发完毕最少要十年时间,不仅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长跑,更是对企业耐力的艰巨考验。
提案人: 深圳京基地产董事长,全国政协委员
问题现状城市更新项目一般都要10年
深圳城市更新开创了全国旧改先河,并成为全国各地积极取经的城市。作为京基100的开发主体,我深感在城市更新项目的实际开发过程中耗时长久、程序繁复、谈判艰难、投入人力物力精力巨大。细数深圳目前已有的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,没有哪一个不是耗时漫长、过程艰巨的。就拿京基100来说,从2003年完成《蔡屋围金融中心区改造规划方案》,到2010年回迁房入伙,历时七年。这在大型城市综合体改造过程中,已经算是快的了。同期进行的大冲村改造,1998年就纳入了深圳旧改规划,2005年确立推倒重来,同年确定合作开发单位,到2011年底才全部拆迁完毕进入正式开发,仅项目前期(按确定合作开发单位计算)就已经耗时七年,同期的岗厦村的改造进度同样如此。
按此进度推算,一个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发完毕最少要十年时间,不能不说这是一场耗时且艰巨的马拉松,没有一定实力和耐力的企业是不敢轻易触及的。
深圳城市更新办法的确立,依赖于2009年12月1日《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》出台,到今年初又出台了《实施细则》,进一步明确规范了城市更新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操作方式,看起来是更加有规可循,有章可依。但实际在操作过程中,所遇到的问题比想象的要复杂很多,不但利润微薄,而且工作相当繁琐复杂
解决建议学习香港明晰规则
伴随着《实施细则》的颁布,虽然在这个操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开发企业都有一个适应过程,难免会感觉繁琐,我建议在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城市更新,日后能够在《实施细则》的指引下切实地大力提速。比如香港、新加坡在这方面做得更好,他们的法规、细则非常明确,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短也好控制,能带来整个项目的开发提速。
比如我们的城市更新,其中《城市更新单元申报》一环节,包括确定土地权属以及各项建设指标,这个过程没有半年时间是难以完成的。而随后《城市更新单元专项规划》的审批也不轻松,这个过程最少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,一方面涉及到配套建设、公共设施的规划要求的谈判讨论,另一方面有可能还要涉及到多家经济利益的谈判与平衡,这都需要时间反复沟通。如果政府能通过明确的规定清晰确定各方权责,城市更新项目不至于要如此长的时间。
